前段时间网上流行“内卷”这个词汇的时候,就有一股悲观的情绪在蔓延,果不其然,这种情绪转换成了行动,“躺平”一词成为目前最为火爆的词汇,甚至官媒都是介入,在鼓励年轻人站起来的同时,说的为什么躺平的理由,无外乎房价过高,脱离实际购买力,资本家割韭菜之类的,其实都没说到点子上。在数据可视化BI报表工具厂商蛛网时代看来,真正的躺平的原因:就业的年龄歧视!在具体分析之前,蛛网时代作为企业,呼吁其它企业,拒绝就业年龄歧视,从你我做起,让年轻人重拾信心,不再躺平!
在阐述观点之前,还记得《安家》这部电视剧吗?房似锦游说宫蓓蓓买跑道房的时候是怎么说的:也许现在的日子是苦了些,但你要相信,未来的你们的收入可定是要超过你们的预期的。正是这个可预期收入,让宫蓓蓓在这么超高房价下,在老二即将出生的情况下,在教育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,依然咬牙,下定决心贷了很多钱买下了这套房。
从中我们可以看到,可预期收入,对于当前消费的重要促进作用,也具有决定性作用。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当一个人无法预期自己未来的收入,又或者对未来收入产生悲观情绪,这个人的消费就会被压制,不敢消费到不想消费,以致躺平,这都是循序渐进的。而这个罪魁祸首就是就业的年龄歧视。这两年35岁成为很多行业的退休年龄,仿佛一到这个年纪,就不中用了。而最近最过分的,笔者看到招聘文员的年龄被定格了27周岁,而且还要求本科以上,Oh My God,大学毕业都多少岁了,这个年纪,还有几年的职业生涯,3年,4年?
或许你会说一直在这家企业干着呗?先不说企业会存活多长时间,现如今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在一家企业做一辈子的,那再出来找工作,立马就会因为年龄被淘汰掉。一个只有3-4年职业寿命的职业,还是极低的薪资,一个仅有10年生命周期的程序员职业........这些只有在企业才能凸显价值的职业,把人们变成了一颗颗螺丝钉,在企业台机器上,还有用武之地,一旦离开这台机器,立马就毫无用武之地。从事这些职业的人,在职业生涯的末期又不得不从零开始,适应社会,和更年轻的人去竞争,但又从精力、经验各个方面都全面落於下风。
综上种种,就业的年龄歧视,让年轻人看不到未来。如果没有年龄限制,房价再高,我的收入预期也会高,我还是会买得起,教育再贵,我的预期收入也会更高,我还是能生得起........正是年龄歧视,让年轻人看不到未来,与其在职场中蹉跎生命,“晚年”凄惨,我倒不如现在躺平,更早的接触社会。或许我还得发现机会,做出属于我自己的事情,到时候年龄限制就不再是问题。
俗话说得好“活到老学到老”,作为企业方的蛛网时代,在此呼吁同行,呼吁所有企业,请拒绝就业歧视,给予年轻学到老的机会,让年轻人看到希望,重拾信心,不再躺平!